推诚鄙效颦释义


【推诚】《淮南子·主术训》:“块然保真,抱德推诚,天下从之,如响之应声,景之象形。”《魏书·高祖纪下》:“凡为人君,患於不均,不能推诚御物。”宋欧阳修《刘公墓志铭》:“推诚自信,不为防虑。”《清史稿·文宗纪》:“给事中苏廷魁疏请推诚任贤,慎始图终。”茅盾《虹》七:“如果人家能够推诚相与,那她即使受点牺牲,也很甘心。”

【鄙】1.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2.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  3. 粗俗:~陋。~俗。~夫。~近(庸俗浅近)。  4. 轻蔑,看不起:~视。~夷。~弃。~薄。  5. 品质低劣:卑~。  6. 谦辞,用于自称:~人。~老。~见。  7. 吝啬:~吝。~诈(贪吝诈伪)。

【效】1. 摹仿:~法。仿~。上行下~。~尤(明知别人的行为是错的而照样去做)。  2. 功用,成果:~验。~果。成~。有~。功~。~益。~用。~应。~率。  3. 尽、致:~力。

【颦】◎ 皱眉:~眉。一~一笑。~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东施效~(喻不顾自己具体条件,盲目地仿效别人,结果恰得其反)。 典 方言集汇

推诚鄙效颦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