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寒理我旧缊袍释义


【畏】1. 怕:~惧。~难(nán )。~罪。大无~。望而生~。  2. 敬服:敬~。~友(使人敬服的朋友)。后生可~。

【寒】1.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  2. 害怕:~心。  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理】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  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  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  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  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  6. 古代指狱官、法官。  7. 姓。

【我】◎ 自称,自己,亦指自己一方:~们。~见(我自己的看法)。~辈。~侪(我们)。自~。~盈彼竭。

【旧】1. 过时的,与“新”相对:~式。~俗。  2. 东西因经过长时间而变了样子:~衣服。~书。  3. 原先曾有过的,过去很长时间的:~居。~友。  4. 有交情,有交情的人:故~(指老朋友)。念~(怀念旧日情谊)。 典

【缊袍】絮的袍子。古为贫者所服。《论语·子罕》:“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朱熹集注:“緼,枲著也;袍,衣有著者也。盖衣之贱者。”汉桓宽《盐铁论·贫富》:“原宪之緼袍,贤於季孙之狐貉。”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四五:“屣履咏《南风》,緼袍笑华轩。”唐杜甫《大雨》诗:“执热乃沸鼎,纤絺成緼袍。”清唐孙华《雪·次东坡聚星堂韵禁体物语》:“凌兢野老緼袍单,狂喜儿童屐齿折。”

畏寒理我旧缊袍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