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1. 义同“惟”:~物论。~心论。~物史观。~心史观。~理论。~名论。 2. 答应的声音:~~(a.谦卑的应答声;b.鱼相随而行的样子,如“其鱼~~”)。~~诺诺。~~否否。
【应】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2. 回答:答~。喊他不~。~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4. 姓。 | 1.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和(hè)。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3. 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 4. 对待:~付。~变。
【四仲】1.农历四季中每季的第二个月的合称。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史记·封禅书》:“五月尝驹,及四仲之月祠。”《汉书·李寻传》:“辰星主正四时,当效於四仲;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2.古代天文学名词。指十二辰的卯、酉、子、午。《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在四仲,则岁星行三宿。”高诱注:“仲,中也。四中,谓太阴在卯、酉、子、午四面之中也。”刘文典集解:“陶方琦云:《占经》二十三引许注:‘太阴,谓太岁也;四仲,子、午、卯、酉也。’”参见“十二辰”。
【祭】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奠。~礼。~灵。~典。~扫。 2. 供奉鬼神或祖先:~祖。~天。~祀。~灶。 3. 使用(法宝):~起一件法宝。 | ◎ 姓。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