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松风吹石坛释义


【唯】1. 义同“惟”:~物论。~心论。~物史观。~心史观。~理论。~名论。  2. 答应的声音:~~(a.谦卑的应答声;b.鱼相随而行的样子,如“其鱼~~”)。~~诺诺。~~否否。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松】1. 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针。~脂。~香。~子。  2. 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捆得太~。土质~软。蓬~。宽~。疏~。~懈。  3. 放开:~手。~绑。~心。  4.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鱼~。  5. 姓。

【风】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

【吹】1. 合拢嘴唇用力出气:~打。~灯(a.把灯火吹灭;b.喻人死亡;c.喻失败、垮台)。~毛求疵。~鼓手(a.办婚、丧事时吹奏鼓乐的人;b.胡乱吹捧和宣扬别人的人)。~灰之力。  2. 说大话:~牛。~嘘。  3. 类似吹的动作:~拂。风~草动。  4. (事情)失败:~台。  5. 消息流传,鼓动宣传:鼓~。

【石坛】石头筑的高台。古代多用于祭祀。《汉书·郊祀志下》:“紫坛伪饰女乐、鸞路、騂驹、龙马、石坛之属,宜皆勿修。”北周庾信《周陇右总管长史豆卢公神道碑铭》:“石坛承祀,丰碑颂灵。”唐许浑《重游飞泉观题故梁道士宿龙池》诗:“云开星月浮山殿,雨过风雷遶石坛。”清曹寅《小游仙诗》之八:“毳毛伐尽浥清寒,自缚茅龙上石坛。”2.石制的台或墩。唐韩愈《记梦》诗:“石坛坡陀可坐卧,我手承頦肘拄座。”郭沫若《孔雀胆》第一幕:“左前方有大柏树一株,有圆形石坛围护其根。”

唯有松风吹石坛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