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牖篝灯一笑同释义


【瓮牖】亦作“瓮牖”。以破瓮为窗,指贫寒之家。《礼记·儒行》:“篳门圭窬,蓬户瓮牖。”郑玄注:“以瓮为牖。”孔颖达疏:“又云:以败瓮口为牖。”《庄子·让王》:“桑以为枢而瓮牖。”成玄英疏:“破瓮为牖。”宋邵雍《安乐吟》:“收天下春归之肝肺盆池,资吟瓮牖。”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久淹在桑枢瓮牖,几时能勾画阁楼臺?”清姚鼐《寄朱二亭》诗:“居惟瓮牖仍耽酒,行过旗亭就卖浆。”

【篝灯】谓置灯于笼中。《宋史·陈彭年传》:“彭年幼好学,母惟一子,爱之,禁其夜读书,彭年篝灯密室,不令母知。”宋王安石《书定院窗》诗:“竹鸡呼我出华胥,起灭篝灯拥燎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董生》:“方将篝灯,适友人招饮,遂扃户去。”清曹寅《玲珑四犯·雨夜听琵琶》词:“篝灯重到,凉烟四纈闲窗,又几度昏昏晓晓?”清姚鼐《夜读》诗:“篝灯每夜读,古人皆死矣。”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笑】1. 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容。~颜。~眯眯。谈~风生。  2. 讥嘲:~柄。~话。~谈。贻~大方。嘲~。见~。耻~。

【同】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  3. 和,跟:~流合污。  4. 姓。 | ◎ 〔胡~〕见“胡”。

瓮牖篝灯一笑同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