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气之正色释义


【五气】指五脏之气。气,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周礼·天官·疾医》:“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郑玄注:“五气,五藏所出气也。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2.五行之气,五方之气。《鹖冠子·度万》:“五气失端,四时不成。”《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裴骃集解引王肃曰:“五行之气。”北周庾信《配帝舞》:“四时咸一德,五气或同论。”3.中医谓寒、暑、燥、湿、风五气。《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於心肺。”《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正】1.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 纯,不杂:~色。~宗。~统。纯~。  8. 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

【色】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彩。~相(xiàng )。~调(diào )。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气~。~厉内荏。  3. 情景,景象:行~匆匆。景~宜人。  4. 种类:各~用品。  5. 品质,质量:音~。成~。足~纹银。  6. 妇女美貌:姿~。~艺。  7. 情欲:~情。好(hào)~。

五气之正色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