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诗客海中行释义


【湘】1. 〔~江〕水名,源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过湖南省,注入洞庭湖。  2. 湖南省的别称:~绣。~剧。~菜。~语。

【南】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  2. 姓。 | ◎ 〔~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

【诗】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客】1.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人。宾~。会~。不速之~。~气。~卿。  2.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旅~。~居。~籍。~死。  3.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顾~。乘~。~流量。  4.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说~。政~。侠~。  5.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观。~体。  6.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冰淇淋。

【海】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  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  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  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  5. 漫无目标地:~骂。~找。  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  7. 特指中国上海:~派。  8. 姓。 典

【中行】1.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2.泛指中庸之道。清姚鼐《方侍庐先生墓志铭》:“先生默默,独守中行。”3.中等德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篤,人之中行也。”1.中军。《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范蠡在中行,左手提鼓,右手操枹而鼓之。”参见“三行”。2.中列。《吴子·励士》:“於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餚席器差减。”3.唐宋时,尚书省分六

湘南诗客海中行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