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馘牙门森戟纛释义


【献馘】古时出战杀敌,割取左耳,以献上论功。馘,被杀者之左耳。亦泛指奏凯报捷。《诗·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郑玄笺:“馘,所格者之左耳。”《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献馘万计,遂定边城。”李周翰注:“战胜则割死人之耳,以献於君。”《三国演义》第七一回:“献馘功勋重,开疆展帝畿。”清孙枝蔚《寄怀王诒上祭酒》诗:“池边传献馘,殿上待賡诗。”

【牙门】驻军,主帅或主将帐前树牙旗以为军门,称“牙门”。《后汉书·袁绍传》:“麴义追至界桥,瓚敛兵还战,义復破之,遂到瓚营,拔其牙门。”李贤注:“《真人水镜经》曰:‘凡军始出,立牙竿必令完坚;若有折,将军不利。’牙门旗竿,军之精也。”《国语·齐语》“执枹鼓立於军门”三国吴韦昭注:“军门,立旍为军门,若今牙门矣。”清王抃《扬州次梅村师韵》:“牙门置酒宴公卿,锦纛雕鞍命北征。”2.指武将。《三国志·魏志·锺会传》:“斯须,门外倚梯登城,或烧城屋,蚁附乱进,矢下如雨,牙门、郡守各缘屋出,与其卒兵相得。”《资治通鉴·汉献

【森】1. 树木众多,引申为众多、繁盛:~林。~立。~~。~然。~郁。  2. 幽深可怕的样子:阴~。~邃。  3. 严整的样子:~严。

【戟】◎ 古代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钩~。~指。铁~。青铜~。

【纛】1. 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2. 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

献馘牙门森戟纛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