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 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 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 4. 姓。 典
【生端】◎生端shēngduān[causetrouble]惹事生非;制造矛盾无故生端
【力】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气。~量。 2.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生产~。控制~。 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学。作用~。保守~。 4. 用极大的力量:尽~。~挫。~挽狂澜。 5. 姓。
【排】1. 除去,推开:~出。~斥。~水。~外。~挤。~山倒海。~忧解难。 2. 摆成行列:~列。~队。~字。~印。~笔。~场。 3. 排成的行列:~头。前~。 4.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 5. 练习演戏:~戏。 6.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木~。竹~。~运。 | ◎ 〔~子车〕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多用于运货。
【纷纠】亦作“纷糺”。1.纠纷;纷扰;祸乱。《史记·陈丞相世家论》:“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魏书·地形志上》:“魏自明庄,寇难纷糺。”宋司马光《清逸处士魏君墓志铭》:“夺攘纷纠兮,非愚则狂,惟君之生兮,遭世寧昌。”明唐顺之《送林宜兴迁官南部》诗:“谁言簿书日纷纠,劳君为我频置酒。”闻一多《红烛·李白之死》:“我企望谈谈笑笑,学着仲连、安石们,替他们解决些纷纠,扫却了胡尘。”2.交错杂乱貌。唐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冈峦纷纠,天彭双闕而作门;珠贝浮沉,巴水三迴而成字。”唐李华《仙游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