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言惊俗耳释义


【笑言】1.谓又说又笑;边说边笑。《易·震》:“震来虩虩,笑言哑哑。”唐韩愈《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诗:“行行指汉东,暂喜笑言同。”唐薛用弱《集异记·裴珙》:“珙即大呼弟妹之名字,亦无应者,笑言自若。”2.笑话。《太平广记》卷一六四引隋侯白《启颜录》:“秦优旃善为笑言,然合於道。”3.笑容与言语。宋曾巩《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君气仁色温,寡笑言。”

【惊】1.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  2.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3. 震动:~动。~扰。~堂木。打草~蛇。  4. 出人意料的:~喜。

【俗】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  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  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

【耳】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  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  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  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笑言惊俗耳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