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之鈇钺释义


【锡】1. 一种金属元素,银白色,质软,富延展性:焊~。~矿。~石。~纸。~箔。  2. 赏赐:~命。~赉。  3. 姓。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鈇钺】1.斫刀和大斧。腰斩、砍头的刑具。《荀子·乐论》:“且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鉞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忠臣竭诚不顾鈇鉞之诛以陈其愚,志在匡君安社稷也。”颜师古注:“鈇,所以斫人,如今莝刀也。”宋苏轼《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疏远小臣,腰领不足以荐鈇鉞。”清魏源《默觚上·学篇八》:“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於鈇鉞。”2.泛指刑戮。《南史·何尚之传》:“﹝范曄﹞宜出为广州,若在内衅成,不得不加以鈇鉞。”《西游记》第二五回:“徒弟,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枪,不可加鈇鉞

锡之鈇钺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