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旦坐南闱释义


【旭】1. 光明,早晨太阳才出来的样子:~日东升。朝(zhāo )~。  2. 姓。

【旦】1. 早晨:~暮。通宵达~。枕戈待~。  2. 表示某一天,亦指农历的初一日:~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日(a.明天:b.白天)。  3. 传统戏剧里扮演女子的角色:老~。花~。  4. 纤度单位,九千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 网

【坐】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待。~垫。~骨。~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禅。~功。~骑。  2. 乘,搭:~车。~船。  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庄。  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落。~北朝南。  5.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锅。  6.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  7.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自苦,吞悲仍抚膺”

【南闱】1.南门。《文选·沉约<直省学愁卧>诗》:“秋风吹广陌,萧瑟入南闈。”吕向注:“闈,门也。”唐崔湜《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2.明、清科举考试,称江南乡试为南闱,顺天乡试为北闱。清方文《喜遇从子子留即送之宁波》诗:“人言汝向南闈来,我闻惊絶还疑猜。”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自去年壬午,南闈下第,便侨寓这莫愁湖畔。”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三:“吾乡王殿撰云锦,康熙庚午举南闈。至丙戌年,年五十矣。”

旭旦坐南闱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