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云)着军政司先发檄一道释义


【安禄山】人名。(公元?~757)唐营州柳城人(今河北省旧永平府境)。胡人,本姓康,初名阿荦山,又作轧荦山。忮忍多智,善臆测人情,通六蕃语。天宝末,以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举兵反,陷洛阳,入长安,称燕帝,寻为其子庆绪所杀。相关词语:安宅正路安扎安童安定学派安富安全玻璃安培力安然如故安骨安于盘石安常履顺安亲安伏安澜安候安西都护府安富尊荣安翔木瓜山樵山贺兰山安于泰山硬山桃都山日落西山阳明山奥山岳山矿山道家蓬莱山范水模山陵阳山披山半壁河山锦绣江山华山

【云】1. 说话,引文:人~亦~。子曰诗~。~~(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谁之思?岁~暮矣,着记时也~。  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流水。~蒸霞蔚。  4. 指中国“云南省”:~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着】1. 穿(衣):穿~。穿红~绿。~装。  2. 接触,挨上:~陆。附~。不~边际。  3.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眼。~笔。~色。~墨。~力。~想。~意(用心)。  4. 下落,来源:~落。  5. 派遣:~人前来领取。  6.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即施行。 | 1. 接触,挨上:~边。上不~天,下不~地。  2. 感受,受到:~凉。~急。~忙。~风。~迷。  3. 使,派,用:别~手摸。  4. 燃烧,亦指灯发光:~火。灯~了。  5. 入睡:躺下就~。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达

【军政司】事务的官员。《三国演义》第四六回:“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

【先】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  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  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  4. 姓。 典

【发】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2. 放,射:~射。百~百中。焕~。  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4. 散开,分散:~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6. 打开,揭露:~现。~掘。  7. 产生,出现:~生。~愤。奋~。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面。  9. 显现,显出:~病。~抖。~憷。  10. 开始动作:~动。  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

【檄】◎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此臣之所谓传~而千里定者也”。~文。羽~。~移(文体名,“檄文”与“移文”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典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道】1. 路,方向,途径:~路。铁~。志同~合。  2. 指法则、规律:~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  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学。传~。修~。  4. 方法,办法,技术:门~。医~。  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观(guàn )。~士。~姑。~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门。一贯~。  8. 说,讲:~白。常言~。能说会~。  9. 用

(安禄山云)着军政司先发檄一道的用户点评


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