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蹛林】秋社之处。匈奴土俗,秋社绕林木而会祭,故称。《史记·匈奴列传》:“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计。”司马贞索隐引服虔曰:“匈奴秋社八月中皆会祭处。”张守节正义引颜师古曰:“蹛者,﹝遶也,言﹞遶林木而祭也。鲜卑之俗,自古相传,秋祭无林木者,尚竖柳枝,众骑驰遶三周乃止,此其遗法也。”元柳贯《次伯长待制韵送王继学修撰马伯庸应奉扈从上京》:“蹕道云开朝采正,蹛林风定雪花乾。”2.借指匈奴。北周庾信《燕射歌辞·徵调曲六》:“无劳凿空於大夏,不待蹶角於蹛林。”宋王安石《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燕人候望空甌脱,胡马
【初】1. 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始。正月~一。~旬。~稿。~等。~版。~试。~创。~绽。~叶(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夜(a.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b.指新婚第一夜)。 2. 原来的,原来的情况:~衷。和好如~。 3. 姓。 汉
【跃】◎ 跳:跳~。飞~。~进。~然。~动。~~欲试。
【玉羁】络头。晋傅玄《失题》诗之一:“愿得并天御,六龙齐玉羈。”南朝梁刘苞《九日侍宴》诗:“鸣珂饰华眊,金鞍映玉羈。”
【旋】1. 转动:~绕。~转。~舞。~梯。~律。盘~。天~地转。 2. 回,归:凯~。 3. 不久:~踵(喻极短的时间,如“~~即逝”)。~即。 4. 表示与各方来往或来往于各方之间:周~。斡~。 5. 古同“漩”,漩涡。 6. 姓。 | 1. 打转的:~风。 2. 临时(做):~吃~做。 3. 用车床或刀子转着圈地削:用车床~零件。把瓜皮~下去。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