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羃羃】覆盖笼罩貌。唐白居易《古意》诗:“玉琴声悄悄,鸞镜尘羃羃。”唐柳宗元《晋问》:“积雪百里,皛皛羃羃。”宋叶适《胡崇礼墓志铭》:“露楸亭亭,云塚羃羃。”2.密布貌。唐喻凫《春雨如膏》诗:“羃羃敛轻尘,濛濛溼野春。”唐卢照邻《悲穷通》诗:“离离碣石之鸿,羃羃江潭之草。”宋梅尧臣《送葛都官南归》诗:“江南羃羃梅雨时,风帆差差并鸟飞。”3.浓深貌。唐韩愈《叉鱼招张功曹》诗:“盖江烟羃羃,拂掉影寥寥。”王伯大音释:“羃羃,深貌。”唐郭密之《永嘉经谢公石门山作》诗:“阴潭下羃羃,秀岭上层层。”汉
【池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晋明帝欲起池臺,元帝不许。”唐孟浩然《姚开府山池》诗:“主人新邸第,相国旧池臺。”《旧唐书·后妃传序》:“大帝、孝和,仁而不武,但恣池臺之赏,寧顾衽席之嫌,武室,韦宗,几危运祚。”清顾炎武《金陵杂诗》之一:“坞壁三山古,池臺六代幽。”
【空】1.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泛。~话。~旷。~乏。~~如也。~前绝后。凭~(无根据)。真~(没有任何东西)。 2.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跑了一趟。~口无凭。 3. 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军。~气。~投。~运。 | 1. 使空,腾出来:~一个格。~出一间房来。 2. 闲着,没被利用的:~白。~地。~额。~房。~缺。 3. 亏欠:亏~。 | ◎ 古同“孔”,洞。
【锁树】书·刘聪载记》载:刘聪将宫殿,廷尉陈元达谏阻。聪怒,欲斩之。元达抱树大叫:“臣所言者,社稷之计也……朱云有云:‘臣得与龙逢、比干游於地下足矣。’未审陛下何如主耳!”并以锁链缚身于树,左右曳之不动。聪怒终解,纳其谏。后因以“锁树”指不畏死而尽忠进谏。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你们乾请了皇家俸,着甚的分破帝王忧?那壁厢锁树的怕弯着手,这壁厢攀栏的攧破了头。”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