睍睆黄鹂出释义


【睍睆】美好或鸟声清和圆转貌。《诗·邶风·凯风》:“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毛传:“睍睆,好貌。”朱熹集传:“睍睆,清和圆转之意。”余冠英注:“睍睆,黄鸟鸣声。又作‘间关’。”闽徐夤《宫莺》诗:“睍睆只宜陪阁凤,间关多是问宫娃。”宋梅尧臣《寄题杨敏叔虢州吏隐亭》诗:“花草发琐细,禽鸟啼睍睆。”明朱鼎《玉镜台记·宴会》:“东风帘幙轻翻,柳外啼鶯声睍睆。”清秋瑾《偶有所感用鱼玄机步光威裒三女子韵》:“小院佇闻鶯睍睆,旧巢留待燕呢喃。”

【黄鹂】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常被饲养作笼禽。吃森林中的害虫,对林业有益。也叫鸧鹒或黄莺。南朝梁何逊《石头答庾郎丹》诗:“黄鸝隐叶飞,蛺蝶縈空戏。”唐杜甫《绝句》之二:“两箇黄鸝鸣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四月天,黄鹂低鸣。”

【出】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  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  3. 离开:~发。~轨。~嫁。  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  5. 发生:~事。  6. 显露:~现。~名。  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 来到:~席。~勤。  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  10. 显得量多:这米~饭。  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  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睍睆黄鹂出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