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傝】1. 恶。 2. 出息。 | ◎ 〔~儑(ān)〕a.不自觉;b.可耻。
【耨】1. 古代锄草的农具。 2. 锄草:深耕易~。
【耒】1. 〔~耜〕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 2. 古代称犁上的木把。
【换】1. 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交~。对~。~工。~文。兑~。 2. 更改,变:变~。更(gēng )~。~马(喻撤换担负某项职务的人,含贬义)。~样。~气。~言之(换句话说)。 典
【沈】1. 通“瀋”。汁:“为榆~”。 2. “瀋”的简化字。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简称。 3. 姓。 | ◎ 同“沉”。
【去】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2. 距离,差别:相~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4. 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 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8. 汉语四声之一:~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杜】1.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2. 阻塞(sè),堵塞(sè):~绝。~塞(sè)。~门谢客,防微~渐。 3. 〔~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 4. 姓:~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禅和】禅和子。谓参禅之人。唐裴铏《传奇·马拯》:“众怒曰:‘朝来被二贼杀我禪和,今方追捕之,又敢有人张我将军。’”元张可久《寨儿令·鉴湖即事》曲:“白髮禪和,墨本东坡,相伴住山阿。”清黄景仁《摸鱼儿》词:“禪和滋味,叹我已能堪,君真可惜,还觅市酤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