挐音人不闻释义


【挐音】庄子·渔父》:“颜渊还车,子路授绥,孔子不顾,待水波定,不闻挐音,而后敢乘。”成玄英疏:“船远波定,不闻橈响,方敢乘车。”宋苏轼《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诗:“苇间闻挐音,云表已飞屐。”清曹寅《发横林未到锡山六十里示同舍》诗:“见约买田非臆説,烟鬟来往识挐音。”

【人】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闻】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3. 出名,有名望:~人。~达。  4. 名声:令~(好名声)。丑~。  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  6. 姓。

挐音人不闻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