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际窟中藏鼹鼠释义


【岩】1. 高峻的山崖:~壁。~壑。  2. 构成地壳的石头:~石。~洞。~浆。~层。熔~。  3. 险要,险峻:~险。~邑。  4. 山洞:中空成~。~居穴处。

【际】1. 交界或靠边的地方:无边无~。天~。春夏之~。  2. 彼此之间:校~互助。人~关系。  3. 时候:值此生死存亡之~。  4. 当,适逢其时:~此盛会。  5. 交接,接近:善于交~。  6. 遭遇(多指好的):遭~。~遇。  7. 中间,里边:胸~。脑~。 汉

【窟】1. 洞穴:石~。狡兔三~。~窿。  2. 人聚集的地方,多指歹徒聚集之所:匪~。魔~。 网

【中】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  5. 特指“中国”:~式。~文。  6. 适于,合于:~看。 | 1. 恰好合上:~选。~奖。~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毒。~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举。~状元。 典

【藏】1. 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 1. 储放东西的地方:~府。宝~。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大~经。三~(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古同“臟”。

【鼹鼠】1.哺乳动物。体矮胖,长10馀厘米,毛黑褐色,嘴尖。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后肢细小。眼小,隐藏在毛中。白天住在土穴中,夜晚出来捕食昆虫,也吃农作物的根。古人常与鼢鼠混同。宋刘守《满江红·刘守解任》词:“荣对辱,饮河鼴鼠,无过满腹。”2.传说中的一种大兽。唐张祜《少年乐》诗:“带盘红鼹鼠,袍砑紫犀牛。”《太平广记》卷四四○引前蜀杜光庭《录异记·鼠》:“鼴鼠首尾如鼠,色青黑,短足有指,形大,重千餘斤。出零陵郡界,不知所来。民有灾及为恶者,鼠輒入其田中,振落毛衣,皆成小鼠,食其苗稼而去。”明李

岩际窟中藏鼹鼠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