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事乱如麻释义


【眼】1.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睛。~底。~力。~色。~神。~帘。~目。~疾手快。  2. 见识,对事物的看法:~光远大。~界开阔。  3. 孔洞,窟窿:炮~。针~儿。泉~。  4. 关节,要点:节骨~儿。字~儿。  5. 戏曲中的节拍:一板三~。  6. 当前:~前利益。~下。  7. 量词:一~井。  8. 围棋术语,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

【前】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面。~边。~方。面~。~进。~程。  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人。~此。~科。~嫌。~言。~车之鉴。  3. 顺序在先的:~五名。  4. 向前行进:勇往直~。

【事】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  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  3. 职业: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  7. 服侍:~父母。

【乱】1. 没有秩序:~套。紊~。凌~。  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  3. 混淆:~伦。败常~俗。  4. 任意随便:~吃。~跑。  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  6. 横渡:~流。  7. 治理:~臣。  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如麻】1.形容杂乱。南朝梁丘迟《答徐侍中为人赠妇》诗:“糟糠且弃置,蓬首乱如麻。”如:心乱如麻。2.形容密集、多。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牀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絶。”元陈樵《山水》诗:“青山如髻树如麻,茅屋青帘认酒家。”《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玉树歌残舞袖斜,景阳宫里事如麻。”

眼前事乱如麻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