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逢海上双银阙释义


【疑】1. 不信,猜度(duó):~惑。~问。~心。~团。~虑。~窦。~点。~端。猜~。怀~。半信半~。  2.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案。~难。~义。存~。 | 1. 安定,止息。  2. 古同“拟”,比拟。

【逢】1. 遇到:~遇。久别重~。~凶化吉。狭路相~。  2. 迎合,巴结:~迎。~君之恶。  3. 姓。 典

【海上】;海岛。《吕氏春秋·恃君》:“柱厉叔事莒敖公,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公孙弘﹞家贫,牧豕海上。”《后汉书·荀爽传》:“﹝荀爽﹞后遭党錮,隐於海上,又南遁汉滨。”明陆深《春雨堂随笔》:“予家海上,园亭中喜种杂花。”2.指湖滨。《文选·江淹<恨赋>》:“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李善注引《汉书》:“匈奴乃徙苏武北海上无人处。”3.海面上。《汉书·郊祀志上》:“及秦始皇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南朝梁沉约《夕行闻夜鹤》诗:“愍海上之惊鳧,伤云閒之离鹤。”唐

【双】1. 两个,一对:一~鞋。~杠。~重(chǒng )。~方。~管齐下。~豆塞聪(耳被堵塞,一无所闻)。~瞳剪水(形容眼珠的清澈)。智勇~全。盖世无~。  2. 偶,与“单”相对:~数。~号。  3. 加倍的:~料。~份。  4. 姓。

【银】1. 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子。~杯。~牌。  2. 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币。~锭。~洋。~钱。~圆(亦作“银元”)。~号(规模较大的钱庄)。~行(hāng )。~票。  3. 像银的颜色:~白。~发(fà)。~河(亦称“天河”、“银汉”)。~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  4. 古同“垠”,边。  5. 姓。

【阙】1. 古代用作“缺”字。空缺:尚付~~。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疑。  2. 过错:~失。  3. 姓。 | 1.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宫~。  2. 皇帝居处,借指朝廷:~下。“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  3. 京城,宫殿:“城~辅三秦”。  4. 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墓~。 方言集汇

疑逢海上双银阙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