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再则衰释义


【一鼓】1.古以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四石为一鼓,合四百八十斤。《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孔子家语·正论解》:“赵简子赋晋国一鼓鐘,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王肃注:“三十斤谓之鐘,鐘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2.击鼓一次。引申谓一举,一战。《晋书·温峤传》:“峻(苏峻)勇而无谋,藉骄胜之势,自谓无前,今挑之战,可一鼓而擒也。”《三国演义》第十九回:“操若攻将军,宫引兵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於后;不过旬日,操军食尽,可一鼓而破。”

【再】1. 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次。~衰三竭。  2. 表示重复或继续,多指未然:~说。  3. 表示更,更加:~勇敢一点。  4. 表示承接前一个动作:想好了~写。

【则】1. 模范:以身作~。  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  3. 效法:~先烈之言行。  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  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  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  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  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  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

【衰】◎ 事物发展转向微弱:~微。~弱。~老。盛(shèng )~。兴(xīng )~。 | 1. 等次,等级,等差:等~(等次)。  2. 同“缞”。

一鼓再则衰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