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匡天下平释义


【一匡天下】正。《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匡,正也。天子微弱,桓公帅诸侯以尊周室,一正天下。”《史记·齐太公世家》:“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南齐书·高帝纪下》:“贤能悉心,士民致力,用获拯溺龕暴,一匡天下。”唐陆贽《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再定皇都,一匡天下。”《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餘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

【平】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  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  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  4. 安定、安静:~安。~服。  5. 治理,镇压:~定。  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  7. 和好:“宋人及楚人~”。  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  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  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  11. 姓。  12. 〔~假(jiǎ )名〕日本

一匡天下平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