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少不更释义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老】1.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当益壮。~朋友。~练。~化。少年~成。~马识途。  2.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人家。~大爷。  3. 极,很:~早。~羞成怒。  4. 老年人:敬~院。扶~携幼。~有所为(wéi )。  5. 晚年:~年。~境。  6. 敬老,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7. 总是,经常:~是生病。  8. 原来的:~地方。  9. 与“嫩”相对:黄瓜长~了。  10.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大。~鹰。~倭瓜。  11.

【少】1.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量。~许。  2. 缺,不够:缺~。减~。  3. 不经常:~有。~见。  4. 短时间:~等。~候。~顷。  5. 丢,遗失:屋里~了东西。  6. 轻视:“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 1. 年纪轻或年轻人:~年。~女。~壮(年轻力壮)。  2. 古代辅佐长官的副职:~傅。~保。  3. 次级的:~校。~将(jiàng )。  4. 姓。

【不更】名。《左传·成公十三年》:“﹝晋﹞获秦成差及不更女父。”杜预注:“不更,秦爵。”《商君书·境内》:“公爵,自二级已上至不更,命曰卒。”《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裊,四不更。”颜师古注:“言不豫更卒之事也。”2.不改变。《商君书·垦令》:“迂者不饰,代者不更,则官属少而民不劳。”3.不经,未曾经过。《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笺>》:“今之赋颂,古诗之流。不更孔公,风雅无别耳。”吕延济注:“更,经也。脩言今植之赋颂乃与古诗相类,虽不经孔子删定,与《诗》之风雅无异焉。”《宋书·周郎传》:

一老少不更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