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1.犹一条;一片(用于痕迹、景物等)。唐罗虬《比红儿》诗之十七:“一抹浓红傍脸斜,妆成不语独攀花。”宋陆游《思故山》诗:“暮归稚子迎我笑,遥指一抹西村烟。”元戴善夫《风光好》第四折:“我自离了鶯花市,无半星儿点污,一抹儿瑕疵。”清郑燮《唐多令·寄怀刘道并示酒家徐郎》词:“一抹晚天霞,微红透碧纱,颤西风凉叶些些。”茅盾《子夜》十:“一抹深红色的夕照挂在那边池畔的亭子角,附近的一带树叶也带些儿金黄。”王西彦《黄昏》:“一阵辘辘辘辘的轰响,一眨眼,就只在空中剩下一抹逐渐散淡的黑烟。”2.一闪而过。宋苏轼《自兴国
【断烟】见“断烟”。亦作“断烟”。1.孤烟。唐贾岛《雪晴晚望》诗:“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唐赵嘏《宿楚国寺有怀》诗:“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清纳兰性德《好事近》词:“再向断烟衰草,认蘚碑题字。”2.断火,禁火。宋刘辰翁《永遇乐·诵李易安<安遇乐>为之涕下遂依其声》词:“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参见“寒食”。3.谓饭时已过,炊烟消歇。《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引清沙竹屿《山居》诗:“饭罢鐘声已断烟,偶来閒倚寺门前。”4.戒烟。清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吸食者若不断烟,难逃繯首。”
【残】1. 害,毁坏:~害。摧~。 2. 不完全,余下的:~余。~阳。~存。~废。~佚。苟延~喘。 3. 凶恶:~忍。~酷。凶~。
【缕】1. 线:千丝万~。不绝如~。 2. 泛指线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