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埋柴桑骨释义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埋】1. 葬:~葬。  2. 把东西放在坑里用土、雪、落叶盖上:掩~。~地雷。  3. 隐藏:~没(mò)。~伏。~头。隐姓~名。 | ◎ 〔~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人或事物表示不满、责怪(“怨”读轻声)。

【柴桑】1.古县名。西汉置,因县西南有柴桑山得名,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东汉末,诸葛亮见孙权于此,共图抗曹。晋以后历为浔阳郡和江州治所。隋废。晋郭璞《江赋》:“鼓洪涛於赤岸,沦餘波乎柴桑。”2.借指晋陶潜。因其故里在柴桑,故称。清钱谦益《吴封君七十序》:“指娄水为潯阳,即家园为庐阜,饮柴桑之酒,一觴独进;鼓少文之琴,众山皆响。”陈三立《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柴桑漉酒巾。”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潜晚年隐居故里柴桑,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清赵翼《哭亡儿

【骨】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 1.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碌〕滚动(“碌”读轻

一埋柴桑骨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