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刘文彩寄音徽释义


【应刘】文人应瑒、刘桢的并称。二人均为曹丕、曹植所礼遇。后亦用以泛称宾客才人。唐张说《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曰兴曰比,阶应刘之閫奥;或草或真,藏钟张之筋骨。”宋范仲淹《览秀亭》诗:“开樽揖明月,席上皆应刘。”明谢榛《送王侍御按河南》诗:“知君最爱应刘赋,更向西园一寄声。”

【文】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 刺画花纹:~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  9. 温和:~火。~静。~雅。

【彩】1. 各种颜色交织:~云。~虹。~霞。~绘。~陶。~绸。~笔。~车。~蛋(❶画在鸡、鸭蛋壳上的工艺品;❷方言,松花蛋)。~灯。五~缤纷。  2. 彩色的绸子:剪~。  3. 指赌博或某种竞赛中赢得的东西:~金。~票。得~。  4. 称赞、夸奖的欢呼声:喝(hè )~。  5. 花样,完美的成分:丰富多~。文~。  6. 喻战士受伤流的血:挂~。~口。  7. 指彩金:~券。中(zhòng)~。

【寄】1. 托付:~托。~存。~情。~怀。~意。  2. 依靠,依附:~居。~食。~生虫。  3.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信。~钱。  4. 认的亲属:~父。~母。~子。

【音徽】上供按弦时识音的标志。亦指琴或乐曲。南朝宋谢灵运《君子有所思行》:“长夜恣酣饮,穷年弄音徽。”南朝梁刘孝标《重答刘秣陵诏书》:“余悲其音徽未沫,而其人已亡。”2.美音;德音。《文选·王俭<褚渊碑文>》:“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李善注:“音徽,即徽音也。”张铣注:“徽,美也。”3.指音容。唐刘禹锡《彭阳唱和集引》:“今年公在并州,予守吴门,相去迥远,而音徽如近。”4.犹音讯;书信。《文选·陆机<拟庭中有奇树>诗》:“欢友兰时往,迢迢匿音徽。”李周翰注:“音徽,言文章、书信。”前蜀魏承班《谒金门》

应刘文彩寄音徽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