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不置莲花漏释义


【应】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2. 回答:答~。喊他不~。~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4. 姓。 | 1.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和(hè)。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3. 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  4. 对待:~付。~变。

【知】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照。  3. 学识,学问:~识,求~。无~。  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音。~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 ◎ 古同“智”,智慧。

【不置】不安放。《史记·周勃世家》:“上居禁中,召亚夫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亚夫心不平。”2.不舍;不止。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若嬲之不置,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新唐书·狄仁杰传》:“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詰,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侍郎一一奏知,孝宗称嘆不置。”沙汀《淘金记》第九章:“大家都在羡慕不置的时候,么长子站起来了。”3.犹不德。谓不自以为有德。《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有知而不伐,有施而不置。”汪照注补:“置,当读如德。”

【莲花漏】的一种计时器。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初,惠远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製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之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虽冬夏短长,云阴月黑,亦无差也。”唐张乔《寄清越上人》诗:“远公独刻莲花漏,犹向空山礼六时。”清孔尚任《桃花扇·眠香》:“盼到灯昏玳筵收,宫壶滴尽莲花漏。”典

应知不置莲花漏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