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秋意入柴扉释义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山】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4. 姓。

【秋意】1.秋季凄清萧瑟的景观和气象。唐颜真卿《赠僧皎然》诗:“秋意西山多,别岑縈左次。”宋晏殊《点绛唇》词:“露下风高,井梧宫簟生秋意。”清龚自珍《水龙吟·题家绣山停琴听箫图》词:“有相思两字,呼之欲出,秋意裂,冰纹断。”许地山《黄昏后》:“满山底岩石、树林、泉水,受着这妙光底赏赐,越觉得秋意阑珊了。”2.态度冷淡。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杭人﹞有讳本语而巧为俏语者……冷淡曰秋意,无言默坐曰出神。”

【入】1. 进,由外到内:进~。~梦。  2.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柴扉】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南朝梁范云《赠张徐州稷》诗:“还闻稚子説,有客款柴扉。”唐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之二:“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西游记》第六七回:“长老欣然促马,至庄门外下马,只见那柴扉紧闭。”清吴伟业《和王太常西田杂兴韵》:“乱后归来桑柘稀,牵船补屋就柴扉。”洪深《申屠氏》第三本:“方蛟叫门,柴扉半启,走出一个庄客。”

一山秋意入柴扉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