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途固逶迟释义


【夷】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  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  4. 弄平:~为平地。  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  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  7. 古代的锄类工具。  8. 古同“怡”,喜悦。  9. 古同“痍”,创伤。  10. 姓。

【途】◎ 道路:路~。~径。旅~。长~。坦~。日暮~穷。前~。 汉

【固】1. 结实,牢靠:坚~。稳~。巩~。凝~。加~。  2. 坚定,不变动:~执。~定。~本。  3. 本,原来:~有。~步自封(亦作“故步自封”)。  4. 鄙陋(见识浅少)。  5. 姓。 典

【逶迟】“逶遟”。亦作“逶遅”。1.弯曲下垂貌。《西京杂记》卷四引汉枚乘《柳赋》:“忘忧之馆,垂条之木。枝逶迟而含紫,叶萋萋而吐緑。”2.遥远貌。唐王维《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诗:“都门谢亲故,行路日逶迟。”赵殿成注:“毛萇《诗传》:逶迟,歷远之貌。”清赵翼《蒋畤南致政后特诏起总督漕运淮堧相晤敬赋奉呈》诗:“蓟闕陈情词恳款,秦关回首路逶迟。”3.徐行貌;徘徊貌。《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旌委鬱於飞飞,龙逶迟於步步。”张铣注:“逶迟,徐行貌。”迟,一本作“遟”。南朝梁江淹《别赋》:“舟凝滞於水滨,车逶遟於山

夷途固逶迟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