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险无二致释义


【夷】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  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  4. 弄平:~为平地。  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  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  7. 古代的锄类工具。  8. 古同“怡”,喜悦。  9. 古同“痍”,创伤。  10. 姓。

【险】1. 可能遭受的灾难:危~。风~。冒~。探~。保~。铤而走~。  2. 可能发生灾难的:~象。~情。~境。~峰。~恶。  3. 要隘,不易通过的地方:~隘。~厄。~固。天~。  4. 存心狠毒:~毒。阴~。  5. 几乎,差一点:~胜。~些。

【无】◎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典

【二致】1.指仁与孝。《后汉书·延笃传》:“夫人二致同源,总率百行,非復銖两轻重,必定前后之数也。”李贤注:“二致,仁、孝也。”2.不一致;两样。《宋史·儒林传二·周尧卿》:“其学《春秋》,由左氏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耶?’”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五节:“一个朝代里,政治有治有乱,本质并无二致。”

夷险无二致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