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锡鲁人缝掖衣释义


【已】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

【锡】1. 一种金属元素,银白色,质软,富延展性:焊~。~矿。~石。~纸。~箔。  2. 赏赐:~命。~赉。  3. 姓。

【鲁人】1.鲁国人。《礼记·檀弓下》:“鲁人有周丰也者。”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鲁人晨哭,而颜渊察其生离。”2.特指孔子。明张文邦《署感知编后》诗:“何当中道絶,麟丧鲁人怜。”3.愚笨、鲁钝的人。《左传·文公十五年》:“鲁人以为敏。”孔颖达疏:“鲁人,鲁钝之人。”《礼记·檀弓下》:“容居,鲁人也,不敢忘其祖。”郑玄注:“鲁,鲁钝也。”明高启《秋日江居写怀》诗之七:“薄俗相轻吾敢怨,鲁人犹自笑东家。”

【缝掖】“缝腋”。大袖单衣,古儒者所服。亦指儒者。《后汉书·王符传》:“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李贤注:“《礼记·儒行》:‘孔子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郑玄注曰:‘逢犹大也。大掖之衣,大袂单衣也。’”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大夫士,狐貉缝腋,羔麑豹袪。”《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陛下若以臣之贱不足以赎邕,鴈门缝掖有効矣。”《明史·金毓峒传》:“因言復社一案,其人尽缝掖,不可以一夫私怨开祸端。”清汪懋麟《同展成入直史馆蒙示和谢惠连秋怀诗走笔和之》:“安能学缝掖,巧黠各相半。”汉

【衣】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  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  3.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  4. 姓。

已锡鲁人缝掖衣的用户点评


幽怨落花

2024-06-10 02:23:21

此句虽言简意赅,然其中蕴含之情感却可引人深思。鲁人缝掖衣,不仅仅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致敬。精雕细刻,须臾不可忽视,人之美德可见其中。

多巴胺

2024-06-09 03:11:08

透过此句可窥见古人对生活之态度。锡鲁人缝衣,虽是日常琐事,却展现出鲁国人对生活的重视与态度。以此为借,不难看出古人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值得后人借鉴。

淘气皮11

2024-06-07 09:03:07

已锡鲁人缝掖衣,此句言及鲁国人民精细巧匠的手艺,可见其工艺之精湛。缝衣织布乃为日常生活之事,然而此句借之而言,正可表现出鲁国人民对生活的细致之处,可谓细腻周到,值得赞叹。

不悔少年心

2024-06-07 03:55:42

如此一句,既展现出鲁国人民对待生活之态度,亦可视为对传统手工艺术的赞美。手工匠人之精雕细刻,终可为民众提供优良之衣食住行,实为社会文明之表现,可谓大有意义。

忧郁的夜猫子

2024-06-06 09:35:43

缩地成都,细微入微。以锡炉人之细致之心,手缝一衣。寥寥数语,足见人之心性。细琐之处方显工匠之匠心,非一般之手艺所可比拟。细致入微,方为真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