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形已见端倪释义


【仪形】1.仪容;形体。晋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从容音旨,优游仪形,广演慈悲,饶益众生。”《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德猷靡嗣,仪形长递。”李善注:“仪形,容仪形体也。”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观李郎仪形器宇,真丈夫也。”明吴承恩《陌上佳人赋》:“吾今不暇悉其颜状、意态、风标、仪形。”2.谓画其形貌。《文选·左思<魏都赋>》:“丹青炳焕,特有温室,仪形宇宙,歷象圣贤。”李周翰注:“言於温室殿画天地之形、圣贤之象。”3.效法。《汉书·王莽传上》:“唯陛下深惟祖宗之重,敬畏上天之戒,仪形虞周之盛。”颜师古注

【已】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

【见端】的端倪。《荀子·非相》:“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圣人士君子之分具矣。”《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显露的端倪。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中国今日虽无大资本家,然其见端固已有之。”

【倪】1. 端,边际:端~(头绪)。  2. 弱小,小孩:旄~(“旄”,年老,八九十岁的年纪。“旄倪”,即老幼)。  3. 分际:天~(自然之分际)。  4. 傲慢:“力罢,则不能毋堕~”。  5. 姓。

仪形已见端倪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