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猗】貌。《诗·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緑竹猗猗。”毛传:“猗猗,美盛貌。”《文选·班固<西都赋>》:“兰茝发色,曄曄猗猗。”吕向注:“猗猗,美貌……言草树花色美盛。”宋苏轼《鸦种麦行》诗:“畦西种得青猗猗,畦东已作牛毛稀。”明何景明《花崖梧桐》诗:“桐生何猗猗,其叶何油油。”郑泽《长沙谒烈士词》诗:“会见兰宇旁,猗猗竹林长。”2.柔美貌;美好貌。汉焦赣《易林·坤之巽》:“白驹生芻,猗猗盛姝。赫谊君子,乐以忘忧。”晋石崇《楚妃叹》诗:“猗猗樊姬,体道履信。”晋郑丰《答陆士龙》诗之二:“猗猗硕人,如玉如金。”
【凌霜】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洁,坚贞不屈。南朝宋谢惠连《甘赋》:“嘉寒园之丽木,美独有此贞芳;质葳蕤而怀风,性耿介而凌霜。”唐李白《鸣雁行》:“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清吴定《示诸生书》:“涧松所以能凌霜者,藏正气也;美玉所以能犯火者,畜至精也。”杨朔《寄亚非作家会议》:“收获完毕就该翻耕土壤,播种上凌霜傲雪的冬麦了。”
【竹】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