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复附益之释义


【又复】òufù[again;oncemore]又,再又复沿河施放双响。——《广东军务记》:又及又道是又作别论又红又专又当别论又生一秦又且又弱一个赘复驳复骈复虽复屡复循复猥复时复批复政复非复为复优复收复终复虽覆能复褈复柔复

【附益】1.增加,增益。《论语·先进》:“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歛而附益之。”《汉书·萧望之传》:“少史冠法冠,为妻先引,又使卖买,私所附益凡十万三千。”颜师古注:“使其史为望之家有所卖买,而史以其私钱增益之,用润望之也。”《晋书·元帝纪》:“昔吴起为楚悼王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除废公族疏远,以附益将士,而国富兵强。”2.附会,夸大其辞。《后汉书·郭太传》:“其奬拔士人,皆如所鉴。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辞不经,又类卜相之书。”唐柳宗元《非国语上·卜》:“左氏惑於巫而尤神怪之,乃始迁就附益以成説。”清恽敬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又复附益之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