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1. 鸟的毛:~毛。~绒。~书。~衣。~扇。~族(指鸟类)。~旗。~檄(羽书)。 2. 鱼类或昆虫的翅膀,道教传说中指会飞的仙人:~翼。~翰(翅膀)。~士(a.会飞的仙人;b.道士)。 3. 箭上的羽毛,借指箭:~猎。 4.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6”。
【盖】1. 有遮蔽作用的东西:~子。锅~。瓶~。膝~。天灵~。 2. 伞:雨~。 3. 由上往下覆,遮掩:覆~。遮~。掩~。~浇饭。 4. 压倒,超过:~世无双。 5. 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 6. 用印,打上:~章。~戳子。 7. 造(房子):~楼。翻~。 8. 文言虚词(❶发语词,如“~闻”;❷表大概如此,如“~近之矣”;❸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未学也”)。 | 1.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2. 姓。 | ◎ 古同“盍”,文言虚词,何不。
【凝】1. 凝结,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结。~固。~冻。~集。~脂。~滞。 2. 聚集,集中:~聚。~重(zhòng )。~神(聚精会神)。~思。~眸。~睇(注视)。~练。 典
【珠露】露珠的美称。南朝齐王融《青青河畔草》诗:“珠露春华返,璿霜秋照晚。”元吴师道《晚霜曲》:“九天青女曳裙带,笑抛珠露成飞花。”明刘基《祝英台近》词:“翠烟收,珠露下,星汉共瀟洒。”许地山《万物之母》:“这当然更要动她底心,所以那方从霭云被里钻出来的朝阳无力把她脸上和鼻端底珠露晒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