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关战马秋释义


【榆关】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史记·楚世家》:“﹝悼王﹞十一年,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司马贞索隐:“此榆关当在大梁之西也。”2.即古海关。古称渝关、临榆关、临渝关,明改为今名。其地古有渝水,县与关都以水得名。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唐于志宁《中书令昭公崔敦礼碑》:“奉勅往幽州……建节榆关,糜清柳室。”清钱谦益《上高阳师相书》:“恭惟老师以黄阁元老出而视师,更置将率蒐讨军,实榆关一墻,屹为长城。”鲁迅《伪自由书·崇实》:“费话不如少说,只剥崔颢《黄鹤楼》诗以吊之……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3.泛指北

【战】1. 打仗:~争。~机。~绩。~略。~术。~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争~。  3. 发抖:~抖。寒~。胆~心惊。  4. 姓。 典

【马】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 大:~蜂。~勺。  3. 姓。

【秋】1. 一年的第三季:~季。~景。~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波(喻美女的眼睛)。三~(a.指秋收、秋耕、秋播;b.指三年)。~高气爽。  2.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  3. 指一年:千~万代。  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5. 姓。  6.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

榆关战马秋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