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迹芒芒草莱远释义


【禹】1. 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他曾经治过洪水:~域(指中国的疆域)。  2. 姓。

【迹】1. 脚印:踪~。足~。血~。笔~。  2.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  3.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实~。  4.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且至臣家”。  5. 据实迹考知:“~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芒芒】1.广大辽阔貌。《诗·商颂·长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晋陆云《荣启期赞》:“芒芒至道,天启德心。”清顾炎武《山海关》诗:“芒芒碣石东,此关自天作。”2.悠远貌;久长貌。《左传·襄公四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杜预注:“芒芒,远貌。”三国魏嵇康《太师箴》:“故君道因然,必托贤明。芒芒在昔,罔或不寧。”宋陆游《寓怀》诗:“芒芒百年梦,底物堪控摶?”3.迷茫;模糊不清。芒,通“茫”。《文子·上仁》:“芒芒昧昧,因天之威,与天同气。”汉武帝《悼李夫人赋》:“驩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三国魏阮籍《

【草】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  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  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

【莱】1. 藜。  2. 〔~菔〕萝卜的别称。  3. 古代指郊外轮休的田,亦指田废生草:“政烦赋重,田~多荒”。 典 方言集汇

【远】1. 距离长,与“近”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2. 时间长:~古。~祖。长~。永~。  3.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4. 深奥:言近旨~。  5. 姓。 | ◎ 避开:近君子,~小人。

禹迹芒芒草莱远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