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根鳞甲动释义


【云根】云起之处。晋张协《杂诗》之十:“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唐杜甫《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诗:“忠州三峡内,井邑聚云根。”仇兆鳌注:“张协诗‘云根临八极’注:五岳之云触石出者,云之根也。”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醉归去松阴满身,泠然风韵,铁笛声吹断云根。”2.山石。宋梅尧臣《次韵答吴长文内翰遗石器》:“山工日斵器,殊匪事樵牧。掘地取云根,剖坚如剖玉。”傅尃《瘗鹤铭》诗:“墨痕斑驳蘚花溼,云根割取如人立。”3.道院僧寺。为云游僧道歇脚之处,故称。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愒曾臺兮陟云根,坐涧下兮越风穴。”

【鳞】1. 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片。  2. 鳞状的:~爪(zhǎo )。~波。~茎。~屑。~集(群集)。遍体~伤。~次栉比。  3. 泛指有鳞甲的动物:~鸿(指“鱼雁”,即书信)。

【甲】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  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  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  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  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  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  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  9. 植物果实的外

【动】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2. 使开始发生:发~。  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6. 非静止的:~画。  7. 可变的:~产。  8. 行为:举~。~作。  9. 常常

云根鳞甲动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