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似瑶仙捧玉觞释义


【争似】刘禹锡《杨柳枝》词:“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宋柳永《慢卷紬》词:“又争似从前,淡淡相看,免恁牵繫。”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虽然故友情能密,争似新欢兴更浓。”清洪昇《长生殿·密誓》:“问双星,朝朝暮暮,争似我和卿!”

【瑶】1. 美玉,喻美好,珍贵,光明洁白:琼~。~英。~宫。~琴。~浆。~觞。~台。~林琼树(喻人品格高洁)。~池。  2.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族。

【捧】1. 两手托着:~心(用手捂住胸,喻拙劣的模仿)。~日。~读(敬辞,读别人的文章等)。~腹大笑。  2. 量词,用手能捧的东西:一~红枣。  3. 奉承或代人吹嘘:~场。吹~。~哏。

【玉觞】。亦泛指酒杯。汉傅毅《舞赋》:“陈茵席而设坐兮,溢金罍而列玉觴。”宋辛弃疾《一落索·闺思》词:“玉觴泪满却停觴,怕酒似郎情薄。”明吴承恩《寿陈拙翁》:“斑斓举兮玉觴,齐祝翁寿兮指南山以为期。”2.借指酒。唐杜甫《白水县高斋三十韵》:“玉觴淡无味,羯奴岂强敌?”宋苏轼《减字木兰花·彭门留别》词:“玉觴无味,中有佳人千点泪。”

争似瑶仙捧玉觞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