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衣一倍装绵厚释义


【征衣】1.旅人之衣。唐岑参《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宋刘儗《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清孙枝蔚《出门》诗:“冻树鷄鸣早,征衣烛灭迟。”2.出征将士之衣。唐赵嘏《送李裴评事》诗:“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髮,报秋榆叶落征衣。”宋司马光《出塞》诗:“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清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诗:“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3.泛指军服。续范亭《寿徐老》诗之三:“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倍】1. 等于原数的两个:加~。事~功半。~道而行(兼程而行)。  2. 某数的几倍等于用几乘某数:二的五~是十。  3. 更加,非常:“每逢佳节~思亲”。~加。~儿精神。  4. 增益:“焉用亡郑以~邻?”  5. 古同“背”,背弃,背叛。  6. 古同“背”,背诵。 典

【装】1. 穿着的衣物:服~。便~。军~。中山~。~裹。  2. 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上~。卸~。  3. 特指出行时带的东西:治~。整~待发。  4. 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备。~置。~甲。  5. 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原貌:化~。乔~打扮。  6. 假作,故意做作:佯~。~相。~模作样。  7. 安置,安放:~载。~卸。  8. 布置,点缀:~修。~饰。  9. 特指对书籍、字画加以修整或修整成的式样:~订。~帧。~裱。线~。精~。~潢(原指用黄檗汁染的纸装裱书画,现泛指装饰物品使之

【绵】1. 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丝~。~绸。~里藏针。  2. 像丝绵那样柔软或薄弱:~薄。~软。~力。  3. 像丝绵那样延续不断:~延。~联。~长。~亘。连~。  4. 性情温和:他平时挺~。

【厚】1.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的距离:~度。~薄(厚度)。  2.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距离较大的,与“薄”相对:~纸。~重(zhòng )(a.又厚又重;b.丰厚;c.厚道而庄重)。  3. 深,重(zhòng ),浓,多:~望。  4. 不刻薄,待人好:~道(诚恳,宽容,“道”读轻声)。宽~。  5. 重视,推崇:~此薄彼。  6. 姓。

征衣一倍装绵厚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