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欲清言闻客至释义


【正】1.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 纯,不杂:~色。~宗。~统。纯~。  8. 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

【欲】1.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念。~望。~火。食~。情~。禁~。纵~。  2. 想要,希望:~盖弥彰。~罢不能。~速不达。  3. 需要:胆~大而心~细。  4. 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  5. 婉顺的样子。

【清言】1.高雅的言论。晋陶潜《咏二疏》:“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唐章八元《酬刘员外月下见寄》诗:“独謡闻丽曲,缓步接清言。”王闿运《罗季子诔》:“甲寅之秋,常接谈燕,清言相酬,如对琼树。”2.指魏晋时期何晏、王衍等崇尚《老》《庄》,摈弃世务,竞谈玄理的风气。晋陶潜《扇上画赞》:“郑叟不合,垂钓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晋书·郭象传》:“﹝郭象﹞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清姚鼐《<庄子章义>序》:“余观之,特正始以来,所谓清言耳!”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晋朝的清言,早和它的朝代一同

【闻】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3. 出名,有名望:~人。~达。  4. 名声:令~(好名声)。丑~。  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  6. 姓。

【客】1.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人。宾~。会~。不速之~。~气。~卿。  2.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旅~。~居。~籍。~死。  3.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顾~。乘~。~流量。  4.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说~。政~。侠~。  5.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观。~体。  6.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冰淇淋。

【至】1. 到:~此。自始~终。从古~今。~于。以~。甚~。  2. 极、最:~少。~亲。~交(最相好的朋友)。~诚。~高无上。~理名言。 典

正欲清言闻客至的用户点评


GoldenHeart

2025-09-29 15:26:07

这句诗或许还可以用来形容在参加约会前突然心情大好,想要跟对方巴拉拉巴拉地说个没完的状态。"正欲清言闻客至",心情奇妙无比,十分期待约会那一刻的到来。但是小编要提醒各位,不要让雀跃的内心影响到自己的谈吐,还是得保持优雅淡定,迎接下一段美好邂逅~

金色的阳光

2024-07-19 20:35:02

“正欲清言闻客至”这句诗暗示了作者在写作之前已经有了一个清晰、准确的表达意境。通过本诗的韵律、用词和意境等多方面的点评,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领会作者内心的世界和创作动机。 从韵律上看,“言闻”两字的韵脚平仄相间,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加凸显了作者的用词精妙。

SapphireDream

2024-07-19 07:48:18

“正欲清言”这句话道出了作者的诗意,也显示了他追求清正之道的心境,凸显了他作为一个文化人的使命感。

飞翔之鹰

2024-07-19 03:29:09

这句诗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舒展了人的心灵。它是一首至情至性的诗,也是一道展示人性光辉的精神食粮。

幸福的微笑

2024-07-18 04:39:01

用词朴实无华,言简意赅,正如作者处事严谨、一丝不苟。这种恰到好处的字词选择,不仅能够表现出作者的诗性,还能够展示其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