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欲寻师问心法释义


【正】1.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 纯,不杂:~色。~宗。~统。纯~。  8. 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

【欲】1.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念。~望。~火。食~。情~。禁~。纵~。  2. 想要,希望:~盖弥彰。~罢不能。~速不达。  3. 需要:胆~大而心~细。  4. 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  5. 婉顺的样子。

【寻师】1.用兵。《左传·僖公五年》:“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杜预注:“寻,用也。”2.求师。《后汉书·李固传》:“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夷则七月》:“负笈寻师,罕逢见日。”

【问】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  2.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  3.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  4. 管,干预:概不过~。  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  6. 姓。 典

【心法】佛教语。指经典以外传受之法。以心相印证,故名。唐李华《润州天乡寺故大德云禅师碑》:“自菩提达摩降及大照禪师,七叶相乘,谓之七祖,心法传示,为最上乘。”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俞紫芝﹞少有高行,不娶,得浮图心法,所至翛然,而工于作诗。”《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自然神仙一辈,叫做会中人,再不消甚么口诀,甚么心法,都只是一笑而喻。”2.对色法而言,即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八种心法。3.泛指授受的重要心得和方法。宋朱熹《<中庸>章句》:“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

正欲寻师问心法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