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棘分三径释义


【枳棘】与棘木。因其多刺而称恶木。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折芳枝与琼华兮,树枳棘与薪柴。”王逸注:“以言贱弃君子而育养小人。”《文选·左思<咏史>》:“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吕向注:“枳棘,有刺之木,喻谗佞也。”清李寅《书邺侯传》诗:“但清河朔风尘易,欲扫宫庭枳棘难。”2.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后汉书·黄琼传》:“光武以圣武天挺,继统兴业,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李贤注:“枳棘諭艰

【分】1. 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áng )。  4. 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  5. 辨别:区~。~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 |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所当然。身~。~内。恰如其~。安~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天~(天资)。情~(情谊)。

【三径】亦作“三逕”。晋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蒋詡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唐蒋防《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疏。”宋苏轼《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枳棘分三径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