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崔湜

至桃林塞作

至桃林塞作

至桃林塞作评点


崔湜《至桃林塞作》赏析去国未千里,离家已再旬。丹心恒恋阙,白首更辞亲。怀璧常贻训,捐金讵得邻。抱冤非忤物,罹谤岂由人。不滥辞终辨,无瑕理竟伸。黻还中省,翰墨与风尘。盛年求志未遂,倏忽流亡之际,思虑萦绕,心神犹往返于故国之间。纵然远离故土,离家已有十余日矣。深藏内心的赤诚之心,久久地思念着京都的高官显贵。如今年华已逝,且能抛弃亲人,再次踏上远行。一颗美玉时刻守护着家族的根本道德,然而,如此宝贵的财物,却不能得到邻人的认同和珍重。心怀冤屈,并非冀取物力所能及,而是受诽谤之苦,岂由人为?尽管词辩不过度,道理别具匠心,终有一天,无瑕之理将得到昭然于众。如今我奉命回到中央为官,继续忠诚耕耘于政务之中。之乎者也兮,是何等的感慨和思虑。千里去国之行,离家再度十旬。红颜白首之间更别亲人。内心怀抱的丹玉,时常捧持古训。捐弃黄金,怎能有相近的朋友。对于所遭受的不公,岂能怪罪于物,而非人之过。不敢滥用辞令,最终诸理将得到解明,一切瑕疵之处亦得到推敲。华丽的服饰重新回首中央,一同书写着才华横溢的文字,随乱世尘埃而来。赏析:此首《至桃林塞作》是崔湜在流亡途中写下的作品,展现出他对国家和家族的忠诚之情,以及对流亡生活的痛苦体验。崔湜丰富优美的辞章及深刻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古拙而优雅的韵味。同时,用词上也加入了一些繁体字,增添了文字的韵律之美。通过描绘离家的远行、对家乡的思念、对财富和名誉的看法以及对冤屈和诽谤的反思,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追求理想的心声,展示了对忠诚与道义的坚持。这首诗引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