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重臣承霈泽释义


【中】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  5. 特指“中国”:~式。~文。  6. 适于,合于:~看。 | 1. 恰好合上:~选。~奖。~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毒。~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举。~状元。 典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重臣】◎重臣zhòngchén[ahigh-rankingofficialwithheavyresponsibility]在朝廷中地位举足轻重的大臣元老重臣

【承】1. 在下面接受,托着:~重。~受。  2. 担当,应允:~担。~当。~包。~做。~认。  3. 受到,蒙受:~蒙。~恩(蒙受恩泽)。  4. 继续,接连:继~。~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前启后。  5. 顺从,迎合:奉~。~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  6. 姓。

【霈泽】雨水。唐杜甫《大雨》诗:“风雷颯万里,霈泽施蓬蒿。”宋苏轼《祭常山神文》:“若时赐霈泽,驱攘虫灾,以完我西成之资。”清孙枝蔚《插秧》诗:“皇天悯老农,霈泽满前溪。”2.喻恩泽。唐李嘉祐《江湖秋思》诗:“共望汉朝多霈泽,苍蝇早晚得先知。”宋范仲淹《邓州谢上表》:“迺宣霈泽,以安黎元。”明方孝孺《郊祀颂》:“霈泽是施,大賚是庸。”3.特指对罪犯的恩赦。唐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所犯虽经霈泽,庄田须有所归。”《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方合正典刑,而遽逢霈泽。”汉

中有重臣承霈泽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