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圜信无难释义


【转圜】挽回。《明史·黄道周传》:“且陛下岂有积恨道周,万一圣意转圜,而臣已论定,悔之何及。”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北新以文字获大咎,颇多损失,但日来似大有转圜之望。”2.调停,斡旋。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义律遂託澳门西人,代为转圜,愿将躉船奸商,尽遣回国。”钱锺书《围城》四:“我讲得对不对?这时候要有个第三者,出来转圜。”徐迟《牡丹》:“当场有一个善于转圜的水电公司总经理出来打圆场,几句笑话转换了话题。”1.转动圆形器物。常用以代指便易迅速之事。《汉书·梅福传》:“昔高祖纳善若不及,从諫若转圜。”

【信】1. 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誓旦旦。  2. 不怀疑,认为可靠:~任。~托。~心。~念。  3. 崇奉:~仰。~徒。  4. 消息:~息。杳无音~。  5. 函件:~件。~笺。~鸽。~访。  6. 随便,放任:~手(随手)。~步(随意走动,散步)。~笔。~意。  7. 同“芯2”。  8. 姓。                                        | 1. 古同“伸”,舒展开。  2. 古同“伸”,表白。

【无难】没有困难;不困难。《老子》:“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三国志·魏志·蒋济传》:“以陛下圣明神武之略,舍其缓者,专心讨贼,臣以为无难矣。”没有灾祸。《左传·昭公四年》:“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若何虞难?”《淮南子·氾论训》:“知所以免於难,而不知所以无难,论事如此,岂不惑哉!”宋苏轼《洗儿》诗:“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转圜信无难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