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王自计念释义


【诸】1. 众,许多:~位。~君。~侯。  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渤海之尾。  3. 犹“之”:“能事~乎?”。  4.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  5.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  6. 姓。

【王】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 大:~父(祖父)。~母(祖母)。  5. 姓。 | ◎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天下。~此大邦。

【自】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2. 从,由:~从。~古以来。  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计念】盘算。汉刘向《列女传·周主忠妾》:“三日主父至。其妻曰:‘吾为子劳,封酒相待。’使媵婢取酒而进之。媵婢心知其毒酒也,计念:进之,则杀主父,不义;言之,又杀主母,不忠。”三国魏曹植《鞞舞歌·圣皇篇》:“诸王自计念,无功荷厚德。”2.挂念;记挂。《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明士当作是计念,除念就浄;作是计念者,为应成具光明定意之教法也。”《佛说大乘智印经》卷二:“思惟计念,悉皆不生,无有此岸,无有彼岸。”《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我见謫遣连州,与公同路,直到广东界上,与你分别,一路盘缠,足下不须计念。”

诸王自计念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