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祖拈掇不出释义


【诸】1. 众,许多:~位。~君。~侯。  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渤海之尾。  3. 犹“之”:“能事~乎?”。  4.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  5.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  6. 姓。

【祖】1. 父亲的上一辈:~父。~考。~母。~妣。  2. 称与祖父同辈的人:外~父。外~母。  3. 先代:~宗。~业。~制。~祭。~国。  4. 初,开始:鼻~。  5. 某种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师。  6. 出行时祭路神,引申为送行:“五月金陵西,~余白下亭”。~饯。  7. 姓。

【拈掇】亦作“拈敪”。1.提;提及。《朱子语类》卷三九:“颜子不处贫贱,固自乐;到他处贫贱,只恁地,更难;所以圣人於此数数拈掇出来。”鲁迅《集外集拾遗·<何典>题记》:“成语和死古典又不同,多是现世相的神髓,随手拈掇,自然使文字分外精神。”2.摆弄。《朱子语类》卷一○一:“郭子和传其父学,又兼象数,其学已杂,又被谢昌国拈掇得愈不是了。”亦作“拈敪”。用手估量轻重;斟酌。《景德传灯录·义玄禅师》:“黄蘖将钁钁地曰:‘我遮钁,天下人拈敠不起,还有人拈得起吗?’”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眼似瞎,手如瘸,轻拈掇,慢拿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出】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  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  3. 离开:~发。~轨。~嫁。  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  5. 发生:~事。  6. 显露:~现。~名。  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 来到:~席。~勤。  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  10. 显得量多:这米~饭。  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  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诸祖拈掇不出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