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舌与黄支释义


【紫舌】形容语言不同于中原。南朝梁简文帝《南郊颂》序:“於是龙光之地,日浴之乡,紫舌黄支,头飞鼻饮,自西至南,无不思服。”《隋书·炀帝纪下》:“提封所渐,细柳盘桃之外,声教爰暨,紫舌黄枝之域。”

【与】1. 和,跟:正确~错误。~虎谋皮。生死~共。  2. 给:赠~。~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人为善。 | ◎ 参加:参~。~会。 | ◎ 同“欤”。

【黄支】“黄枝”。古国名。一般以为在今印度马德拉斯西南的甘吉布勒姆。《楚辞·王逸<九思·伤时>》:“陟丹山兮炎野,屯余车兮黄支。”原注:“黄支,南极国名也。”《汉书·平帝纪》:“二年春,黄支国献犀牛。”《隋书·炀帝纪下》:“提封所渐,细柳、盘桃之外;声教爰暨,紫舌、黄枝之域。”章炳麟《訄书·冥契》:“是二子者(耶苏、穆罕默德),西隔昆仑,而南隔黄支之海,未尝一覿尚父之苗裔,诵其图籍,而称号卒同。”典

紫舌与黄支的用户点评